概的意思:
1.大略:~况 。大~。
2.一律:不能一~而论。
3.情况;景象:胜~(美好景象)。
4.气度神态:气~。
5.旧时量谷物时用来平斗斛的刮板。
概的详细意思:
- 概 [gài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既声。本义:量米粟时刮平斗斛(hú)用的木板。量米粟时,放在斗斛上刮平,不使过满)
同本义
同权槩而就衡。——《楚辞·惜誓》
斛甬,正权概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槩者,平量者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》
又如:概量(概和斗斛等量谷物的器具)
节操,风度
而不概于王心邪。——《史记·范雎传》。按,平也。
夫西河魏土……漂然皆有节概,知去就之分。——《汉书·杨敞传》附 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
又如:概尚(气节);气概(人遇事表现出来的态度、气势)
景象;状况
故山多药物,胜概(美丽的景象)忆桃源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》
〈动〉
引申为刮平,不使过量
夫水,徧与诸生而无为也,似德。……盈不求概,似正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
而不概于王心邪。——《史记·范雎传》。按,平也。
又如:概平(用概刮平);概准(用平物的量器刮平)
概括,总括。
如:概问(概括询问);以此一端,可概其余;以偏概全
衡量;量,限量
食飨不为槩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量也。”
又如:概志(衡量心志);概量(用量器确定谷物的多少;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)
蔽,遮盖 。
如:概愆(掩盖前愆)
关切,系念 。
如:概怀(系念于心);概然(慨叹的样子)
抑,抑制 。
如:概了(镇住。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)
通“溉”。灌溉,洗涤
澡概胸中,洒练五脏。——《枚乘·七发》
又如;概盂(洗涤盂钵)
通“慨”。感慨
夫婢妾贱人,感概而自杀,非能勇也。——《汉书·季布栾布田叔传赞》
又如:概然(感慨的样子)
〈副〉
一律,一概
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概见,何哉?——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
又如:概不考虑;概不赊欠;概行(一律施行);概视(一律看待);概用(一概使用)
大致,大略地 。就整个情况而论而不考虑具体事例地。
如:概而论之;概举(大略举出);概览(大略地观览)
概百科解释:
详细释义通“慨”“概、慨——按现代汉语,前一个慨为感慨的慨,后一个概为大概、概括的概。若从表面上理解,两字难以通假。但若追根溯源,从本探讨,古书中两字可以通假。因它们原是音义同源而相生的字。本来慨是壮士不得志、忧慨激昂之义。概或作槩,是扢(古没切)用以平斗斛,一为形容词,一为名词。《汉书·季布传》:‘感概而自杀。’不用慨而用概。不知者以为是错字或者是误笔,其实二者是音同形近的字,义亦相通,是可以假借的。它们怎样相通呢?慨是壮士不得志,有愤恨不平之义。概为量米斗斛的器,可用以平之。不平和求平,相反适相成,矛盾统一,形成一个整体。加以音同形近,自然义亦相通,可以假借。”(引自黄现璠著《古书解读初探——黄现璠学术论文选》第467页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7月出版)
概组词:
概造句:
1、这只是这个故事的梗概。
2、请你概括说说这部电影的内容。
3、这大概就是你介绍的那部电影吧。
4、这部小说的梗概大致就是这样的。
5、钱款当面点清,过后概不负责。
6、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城市的概况。
7、他把剧本的故事向大家概括地讲了一遍。
8、片言只语概括不了整部小说的意思。
9、他把这部电影的梗概向大家介绍了一遍。
10、老师简要地概述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。
11、对那些无聊的争论,他常常闭口无言,概不参与。
12、这种功能天衣无缝地扩展了根据组进行定制的概念。
13、对那些无聊的争论,我是闭口不言,概不参与。
14、事情办起来一帆风顺,大概数日后便可成功。
15、每次客人来,我都详细地向他们介绍福州的概况。
16、捷克伟大的持不同政见者哈维尔概述过”犹如原则”。
17、这件事我只知道个概况,详细的情况要去问他本人。
18、限于篇幅,下面略举其中彰明较著者数端,以概其余。
19、王书记提纲挈领地概述了全省三至五年内的奋斗目标。
20、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气壮山河的气概横扫美国侵略者。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76999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