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的意思:
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~。~影。擦擦~。
2.(~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~。刀~儿。墨透纸~。
3.(Bèi)姓。
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~山面海。~水作战。人心向~。
5.离开:~井离乡。
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~人的事。
7.背诵:~台词。书~熟了。
8.违背;违反:~约。~信弃义。
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~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
10.偏僻:~静。~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~。
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~。
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~。
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~回村去。
2.负担;承担:~债。这个责任我还~得起。
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~麦子。一~柴火。
背的详细意思:
- 背 [bèi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肉,北声。本义:脊背)
同本义
背,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背者,胸中之府。——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
牛足出背上。——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
然徒步则汗出浃背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左手抚鲁直背。—— 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不呼则杖其背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:芒刺在背;背袋(背在背上的口袋);背花(旧时刑罚,即用木棒打背脊,伤破处称背花);背子(半袖上衣)
事物的后面或反面
其船背稍夷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即以斧破其背,得剑。——晋· 干宝《搜神记》
又
剑在其背
又如:乘在浪背上前进;刀背;锯背;斧背
正北堂屋
焉得谖草(萱草),言树(种)之背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〈动〉
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
背山而面野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·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以缚背刃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又如:背山起楼;背水战;背依(背靠屏风);背城(背靠自己的城墙);背流(背源而流)
转过身;背过[脸]
背而走,比至其家,失气而死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又如:背画(向后指画)
反叛;背弃;违背
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记》
不顾恩义,畔主背亲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皆背晋以归 梁。—— 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·序》
又如:背反(背离叛变);背国(背叛国家);背本(背弃根本)
背诵,凭记忆念出 。
如:他能背全部课文;背书
离开
生孩六月,慈父见背。(见背:离开了我,指死去。)——李密《陈情表》
背井离乡,卧雪眠霜。——马致远《汉宫秋》
避开,不让别人知道
好面誉人者,亦好背而毁之。——《庄子·盗跖》
又如:我没有什么背人的事;背人(避开别人)
把双臂放在背后或捆在背后 。
如:背着手
〈形〉
办事总遇不上好机运,不顺利 。
如:背时鬼(倒霉的人);背霉(倒霉)
偏僻 。
如:背路(偏僻小路);背街;背旮旯儿(偏僻的角落)
听觉不灵 。
如:耳朵有点儿背;背晦(胡涂;昏聩)
另见 bēi
- 背 [bēi]
〈动〉
人用脊背驮
早背胡霜过戍楼,又随寒日下汀州。——罗邺《雁》
又如:背粮食;背头(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);背锅(方言。驼背)
负担;承受 。
如:背了一身债;背利(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);背罪(承担罪责)
另见 bèi
背百科解释:
背,中国汉字,多音字:(1)bēi,用于“背负”“背债”“背包”。(2)bèi,用于“背风”“背约”“背道而驰”“背信弃义”。
背组词:
背造句:
1、老师不容分说,就把受伤的同学背走了。
2、学习外语光背不管用,还必须经常写。
3、小明早就把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。
4、有话说在明处,不能当面一套背地一套。
5、他学习很好,每次背课文都滚瓜烂熟。
6、小明一字不漏地把课文背了下来。
7、背这样重的背包,让我很快就汗流浃背。
8、考试前,同学们把复习题背得滚瓜烂熟。
9、小明从小就把唐诗背得滚瓜烂熟。
10、这几个字写得力透纸背,功夫相当到家。
11、由于他把课文背得烂熟,受到老师的表扬。
12、刚洗完头,她那松散的长发还披在肩背。
13、考试前背得不亦乐乎,考试一过,忘得一干二净。
14、由于长期写作,久而久之,他的背就驼了。
15、他上课不会背课文,便滥竽充数,只动口型。
16、孙俊英背剪着手,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。
17、学习知识不能光背下来,能够运用才算数。
18、要迟到了,小刚急忙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。
19、这篇课文快背下来了,趁热打铁,再练几遍。
20、你把这篇课文要背得滚瓜烂熟,一字不差才行。
背相关谜语:
1.北方的月亮(打一汉字)
2.月亮肩上站着北(打一汉字)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73656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