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的意思:
受得住;禁得起:~烦。~用。~火砖。吃苦~劳。锦纶袜子~穿。
耐的详细意思:
- 耐 [nài]
〈动〉
(会意。从而,从寸。而亦声。“而”指面颊,“寸”指法度,刑法。在面颊上施刑罚,指剃须。字本作“耏”。从而,从彡。本义: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)
同本义
耏,罪不至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不剃发也。
耏以上请之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应劭注:“轻罪不至于耏,完其耏鬓。故曰耏。”
耐罪亡命。——《后汉书·高帝纪》。注:“耐,轻刑之名。一岁刑为罚作,二岁刑以上为耐。”
耏,多须貌。——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注
从事有亡,卒岁得,可论?耐。——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
又如:耐罪(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。耐,同“耏”)
忍耐;忍受。引申为容忍
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。——《荀子·仲尼》
耐以上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
此物性不耐寒。——《齐民要术·种椒》
华鬓不耐秋。——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
又如:耐痛(能忍受疼痛);耐辱(能忍受屈辱);耐静(忍受寂寞,安于清静)
禁得起
秦兵耐苦战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又如:耐旱(经得起干旱);耐事(经得起得失、荣辱等人事之变);耐酸(能经受清寒困苦);耐实(牢固)
适宜;相称
青春复随冠冕入,紫禁正耐烟花绕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洗兵马》
挨,拖延 。
如:别急,耐一会儿
同“奈”。无奈;奈何
亭午减汗流,北邻耐人聒。——唐· 杜甫《七月三日…呈元二十一曹长》
又如:耐何(奈何。犹对付、应付)
耐百科解释:
耐,释义为承受得住,经受得起,耐烦,耐寒,耐用,忍耐,吃苦耐劳。
耐组词:
耐造句:
1、研究学问要耐得住寂寞。
2、坚持长跑可以锻炼耐力。
3、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。
4、他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。
5、这只笔不仅好看,而且耐用。
6、耐用的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。
7、越是复杂的工作,越是需要耐性。
8、为学要有耐心,不能一暴十寒。
9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毅力。
10、不锈钢的饭盒比铝的饭盒耐用。
11、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勇于面对黄粱一梦。
12、他颠三倒四、语无伦次地回答,我们都听得不耐烦了。
13、只有忍耐得住寂寞的人,才能安下心来学习。
14、良药苦口利于病,你还是忍耐着点,喝下去吧!
15、鸽子很有耐力,能不停地飞行上千公里。
16、文人在热闹的商品社会中耐不住寂寞,这是无可厚非的,毕竟人是有社会属性的。
17、老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,从来没有不耐烦的时候。
18、同窗给我讲了一个耐人学识的成语故事,让我深受启示。
19、我对这道复杂的题目不求甚解,妈妈并没有批评我,而是耐心地跟我解释。
20、人缺少诚意、耐性、没教养和不耐烦的一面暴露无遗。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73644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