饰的意思:
1.装饰;打扮:修~。粉~。
2.装饰用品:首~。
3.遮掩:掩~。文过~非。
4.扮演角色:他在《逼上梁山》里~林冲。
饰的详细意思:
- 饰 [shì]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巾,从人,食声。人佩巾有装饰作用。本义:刷拭)
同本义
饰,刷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字亦作拭。
凡祭祀,饰其牛牲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封人》
装饰;修饰
运而有光者,饰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劝学》
共粉饰之,如嫁女床席。——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豹饰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君子不以绀緅饰。——《论语》
饰以篆文、山龟鸟兽之形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若稍饰以楼观亭榭,与江山相发挥,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饰车(有彩漆文饰之车。大夫以上所乘);饰说(修饰美巧的文辞)
掩饰,粉饰
辩足以饰非。——《庄子·盗跖》
饰省宣义。——《史记·秦皇纪》。正义:谓文饰也。”
皆以情对,不能隐饰。——《汉书·范谤传》
又如:饰非(明知其过失而加以掩饰);饰诈(矫饰诈伪);饰智(设巧使诈以欺骗他人);饰过(掩饰过失);饰伪(矫饰和虚伪);饰非遂过(知过不改而更加掩饰,因使错误形成)
表扬,奖励
上以饰贤良,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饰终(古代表扬死者尊荣的典礼);饰擢(奖励才能之士并加以拔擢任用)
通“饬”。整饬;整治
凡祭祀饰其牛牲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封人》
欲民之有耻,则小耻不可不饰也。——《管子·权修》
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古者大国过小邑,小邑必饰城而请罪。——《谷梁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以饰法设刑,而天下治。——贾谊《过秦论》
〈名〉
饰物,装饰品
青黄刻镂之饰。——《墨子·辞过》
同舍生皆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首饰;衣饰;花饰;窗饰;饰巾(戴头巾为饰,而不加冠冕)
饰百科解释:
饰,形声。从巾,从人,食声。人佩巾有装饰作用。本义:刷拭)
饰组词:
饰造句:
1、我们居住的小区现在已经装饰得流光溢彩了。
2、大厅里装饰得金碧辉煌。
3、壮族妇女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
4、商店里,各色各样的珠宝首饰琳琅满目。
5、闻过饰非的人,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。
6、她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化妆盒,里面放着许多的首饰。
7、不管她如何涂脂抹粉,都掩饰不住她的生理缺点。
8、这儿需要用一些装饰品来点缀一下,显得更洋气!
9、为了突破演技,他在新戏里饰演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。
10、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江南的菱角到了北方,竟被一些人当作装饰品。
11、在首饰柜台前,她犹豫不决,挑来选去不知买哪件好。
12、物以稀为贵,江南的菱角到了北方,竟被一些人当作装饰品。
13、我和妈妈来到服饰店,服务员阿姨笑容可掬地说:“小朋友,要买什么呀?”。
14、老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,不惜指鹿为马,做伙计的,还有什么话好说。
15、工人们把天安门装饰得金碧辉煌,使首都北京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。
16、在欢庆胜利的那一刻,尽管我们十分疲惫,却掩饰不了大家喜悦的心情。
17、文革时期,人们思想禁锢,服饰单调,凡是漂亮鲜艳的服装都被看作是”奇装异服”而被打入冷宫。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6695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