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的意思:
1.情形:近~。战~。
2.比方:以古~今。
3.文言连词。表示更进一层,相当于“况且”“何况”:江河尚能跨越,~此等沟洫乎?
况的详细意思:
- 况 [kuàng]
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兄声。本义:寒冷的水)
同本义
況,寒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未得其证。…古矧兄、比兄,皆用兄字;后乃用況字,后又改作况。”
情形,景况(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)
乱况斯削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客有问雁山游况者,聊以塞责,不足观也。—— 韩愈《雁山杂记》
又如:况味(境况情味。有时专指境遇);闲况;状况;实况;战况;情况;盛况
兄 。
如:况老(方言。称哥哥);况汉(方言。称哥哥)
姓
〈动〉
比拟,比喻
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,死入不能复为鬼,明矣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
又如:每下愈况
光顾;访问
足下不远千里,来况齐国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通“贶”。赐予
成(盛)名况乎诸侯。——《荀子》
北面拜况。——《礼记·聘礼》
亦无况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况使臣以大礼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下》
又如:况施
〈连〉
表示递进关系,相当于“何况”、“况且”
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况君前途尚可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况大国乎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况刘豫州王室之胄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况流俗乎。(流俗:指一般人,世俗之人。)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况草野之无闻者欤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(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?草野,与“朝廷”相对,借指民间。闻,这里应读“wèn”,声名,声誉)
竹柏皆冻死,况彼无衣民!——白居易《村居苦寒》
又如:况乃(何况;况且)
〈副〉,更加
仆夫况瘁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
以众故,不敢爱亲,众况厚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又如:况瘁(益加劳瘁、憔悴);况复(更加)
况百科解释:
况是形声字,即从水。本义为寒冷。后用于姓氏
况组词:
况造句:
1、他们靠勤劳的双手摆脱了等米下锅的窘况。
2、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城市的概况。
3、虽然情况危急,可是我们仍然要沉着冷静。
4、况且你们已经有言在先,又何得反悔?
5、周日,电视台播放了女足决赛的实况录像。
6、颐和园的游人总是很多,何况今天是星期天。
7、当年的盛况,如今事过境迁,只有空留回忆了。
8、每次客人来,我都详细地向他们介绍福州的概况。
9、今夜的北京,烟花锦簇,姹紫嫣红,好一派盛况!
10、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女足比赛的实况录像。
11、这件事我只知道个概况,详细的情况要去问他本人。
12、你这种漠视社会实况,闭门造车的政策是行不通的。
13、我们公司财务只是短暂的青黄不接,经营状况完全正常。
14、自从大地震后,这里的游客七零八落,不復从前盛况。
15、李四光每次实地考查,都把地况地貌考查得很详细。
16、然而他们都非常重视礼貌,何况他们确实感到情投意合。
17、福州这么大,况且你又是初次来这里,一下子怎能找到我呢?
18、要提高教学质量,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学校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状况。
19、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,另辟蹊径,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。
20、我们平常就要对机器作深入了解,以便出状况时能对症下药。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55378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