冻的意思:
1.(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)遇冷凝固:不~港。缸里的水~了。白菜要抢收入窖,不能让它~坏。
2.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:肉~儿。鱼~儿。
3.受冷或感到冷:今天衣服穿少了,真~得慌。
4.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:~害。我的脚~了。
5.姓。
冻的详细意思:
- 冻 [dòng]
〈动〉
(形声。从仌(bīng),东声。本义:结冰)
同本义
冻,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壮冰曰冻。——《风俗通》
水始冰,地始冻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又如:冻柱(冻住);冻浦(结了冰的河川)
受冻;感到寒冷
夜冻寒。——《管子·五辅》
人马冻死者相望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又如:冻草(使草受冻);冻树(寒霜凝结在树木上);冻笔(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)
〈名〉
厚冰
冰解而冻释。——《管子·五行》
又如:冻合(冰封);冻冻(冰);冻轮(冰轮);冻雪(冰雪)
汁液或其他含水物质受冷而凝成的固体或半固体 。
如:肉皮冻;鱼冻
姓
〈形〉
寒冷,受冷或感到冷
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又如:冻刺刺(冻钦钦。冷得发颤的样子);冻冽(冰冷;极冷);冻剥剥(寒冷透凉地);小心冻着
水晶般的,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
石有数种,灯光冻石为最。——文彭《印章杂说》
又如:冻珠;亦为冻石的简称;冻石(一种可制成印章或工艺品的石头);冻云(冬天下雪前凝聚的阴云)
寒凉 。
如:冻酒(寒凉的酒);冻泉(寒凉的泉水);冻醴(冷酒)
冻百科解释:
冻是形声字,冫为形,东为声。意指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、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(冰块等)。
冻组词:
冻造句:
1、小女孩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。
2、在寒风中,他冻得瑟瑟发抖。
3、严寒将果树的花冻坏了。
4、天气真冷,冻得我直发抖。
5、今天可真冷,甚至可以冻掉耳朵!
6、卖火柴的小女孩冻得瑟瑟发抖。
7、寒流将原本奔流不息的瀑布冻住。
8、天气太冷了,他被冻得身体僵硬了。
9、三九天穿裙子,不是动人,而是冻人。
10、寒冬腊月,边防战士的手脚都冻麻木了。
11、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赤贫如洗,最后冻饿而死。
12、天冷了,多穿点儿衣服,免得冻着。
13、今天气温下降,你不添衣服,冻感冒了,岂不是自作自受。
14、饿急了什么都吃,冻极了什么都穿,此所谓饥不择食,寒不择衣嘛!
15、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着身子,冻得瑟瑟发抖。
16、寒冷的夜晚,卖火柴的小女孩冻得浑身颤抖,缩成一团。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5530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