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的意思:
1.公正合宜的道理;正义:道~。大~灭亲。~不容辞。
2.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~举。~演。
3.情谊:情~。忘恩负~。
4.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:~父。~女。
5.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~齿。~肢。
6.姓。
7.意义;道理:字~。定~。微言大~。
义的详细意思:
- 义 [yì]
〈名〉
(会意。从我,从羊。“我”是兵器,又表仪仗;“羊”表祭牲。本义:正义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
同本义
义固不杀人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义不杀少。
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引喻失义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度义而后动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 秦。(义,坚持正义。)—— 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:丈义(主持正义);义断恩绝(恩情道义断绝);义不容辞(道义上不容推辞)
情谊
违情义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无情无义;忘恩负义;义义合合(团结和睦);义让(为顾及情谊而相让);义友(结义或聚义的友辈);义兄弟(结义的兄弟);义气(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)
意义;意思
见义远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词义
理 。
如:义以成命(国家的法令,必以义理为依据,方能施行);义薄云天(义理高厚,直达云天。形容道义极为隆盛)
姓
〈形〉
名义上的
隐士赵逸,来至京师, 汝南王拜为义父。——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如:义子(非亲生之子,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);义父(经拜认为父。非亲生之父,即干爹,假父)
与志愿者有关的;由志愿者组成的 。
如:义状(起义的状子);义军;义从(志愿的随从)
善;美
宣昭义问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又如:义问(善声;美好的声誉);义荣(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);义心(常存节义的心境)
用于施舍、救济的;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。
如:义庄(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,作为族产,以供祭祀办学、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);义田(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)
假的 。
如:义杖;义肢
另见 yí
义百科解释:
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。义谓天下合宜之理,道谓天下通行之路。本指公正、合理而应当做的。管子最早提出了“义”(管仲,《管子·卷一·牧民第一》)“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──右国颂”,“何谓四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”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。最早是会意字.从我,从羊.“我”是兵器,又表示仪仗;“羊”表示祭祀品.本义:正义;我的威仪;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;有义德之美
义组词:
义造句:
1、他这个人古道热肠,急人好义,值得结交。
2、多行不义必自毙,天经地义,不容置疑。
3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义。
4、这本书辞鄙义拙,不值一读。
5、一个词有本义、引申义等义项。
6、古时候武林中人非常讲究侠肝义胆的义字。
7、八拜之交,情同手足;刎颈之交,义同生死。
8、一对义父子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,反目成仇。
9、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,他们会如愿以偿。
10、尽管今天又刮风义下雨,但我们依然照常上学。
11、在敌人的法庭上,方志敏义厌不惠地痛斥敌人的罪行。
12、宋时,汴梁是一个交通发达、商业繁荣的通财之义。
13、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、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。
14、你岂可这样寡情无义,我如不来,你岂不要铸成大错?
15、因他的罪恶滔天;他的不义上帝已经想起来了。
16、乙国发生水灾,甲国送与大量食糖,人们皆称之为义粟仁浆。
17、他将此首歌唱得如此响遏行云,把作者原义表露无遗。
18、多行不义必自毙,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最终是没有好结果的。
19、由于无力反抗,对于官府的不义之举,人们只好装聋作哑。
20、义彬怕数学考试,就一整天不上学,这岂不是因噎废食吗?
义相关谜语:
1.人而无仪(打一字)
2.没有一点错(打一字)
3.一只羊骑在了你身上(打一个字)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44846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