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知灼见的意思:
正确而透彻的见解(不是人云亦云)。[近]远见卓识。
真知灼见的详细意思:
- 真知灼见 [zhēn zhī zhuó jiàn]
灼:明白,透彻。正确而透彻的见解。
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,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,多倚墙之见,依违之言,岂~者哉! ◎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顾炎武》
真知灼见造句:
1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确是真知灼见。
2、现代通讯系统的历史,早已刻划了惊人的真知灼见。
3、赵丹据自己的真知灼见,循循善诱指导着何锦明。
4、真知灼见的经营管理理念,是名牌企业创业文化的精华。
5、真知灼见,首先来自多思善疑。
6、全书分门别类对多种史籍做了提要钩玄的点评,同时指点了读史门径和研究方法,多有作者独到的真知灼见。
7、有多少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,因为没有被及时记录下来,而消失泯没。
8、大会上人声鼎沸,但大多数人只是矮人观场,少有真知灼见。
9、不知各位对战事有何想法,本督师领兵作战二十几年来,一向是举贤纳能,凡是真知灼见,无不翘首企足,佛眼相看。
10、我听说你有神的精神,具有真知灼见,和卓越的智慧。
11、苏娅心中一惊,此话虽不算是真知灼见,倒也不无道理。
12、李四光关于中国石油发展的真知灼见,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础。
13、鲁迅的杂文有着真知灼见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发人深省。
14、真知灼见是从实践中获得的。
15、他的晚期作品,已失去早年的锋芒,在那些东拼西凑的离奇情节中,除了傍人篱壁的陈旧说教外,毫无真知灼见。
16、学问的根基如弓,人的才能如箭,真知灼见引导箭头射出,才能命中目标。比喻没有学问,才能不能发挥,没有真知指导人生,就没有正确的方向。
17、在这个研讨会上,还希望各位专家、学者畅所欲言,就我市的长远发展规划发表真知灼见,提出具体建议、意见。
真知灼见成语接龙:
真知灼见–>见小闇大–>大才榱槃–>槃木朽株–>株连蔓引–>引鬼上门–>门衰祚薄–>薄技在身–>身强力壮–>壮气凌云–>云罗天网–>网漏吞舟–>舟中敌国–>国破家亡–>亡矢遗镞–>镞砺括羽–>羽翼既成–>成群集党–>党同妬异–>异口同声–>声色货利–>利出一孔–>孔情周思–>思绪万千–>千古奇闻–>闻鸡起舞–>舞弊营私–>私相授受–>受制于人–>人地生疏–>疏不间亲–>亲上成亲–>亲密无间–>间不容砺–>砺岳盟河–>河清社鸣–>鸣金收军–>军令如山–>山重水复–>复蹈前辙–>辙乱旂靡–>靡然成风–>风鬟霜鬓–>鬓乱钗横–>横眉立目–>目不给赏–>赏罚分明–>明争暗斗–>斗米尺布–>布衣之交–>交臂相失–>失之交臂–>臂有四肘–>肘腋之患–>患难与共–>共度爱河–>河不出图–>图作不轨–>轨物范世–>世代书香–>香象絶流–>流风回雪–>雪北香南–>南山可移–>移有足无–>无地可容–>容光焕发–>发棠之请–>请先入瓮–>瓮里酰鸡–>鸡虫得失–>失惊打怪–>怪声怪气–>气愤填膺–>膺箓受图–>图财害命–>命世之才–>才高行厚–>厚此薄彼–>彼此彼此
真知灼见的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》:“真知灼见者;尚且有误;何况其他!”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134438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