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囊取物的意思:
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。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。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》:“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。” 囊:口袋。
探囊取物的详细意思:
- 探囊取物 [tàn náng qǔ wù]
囊:口袋;探囊:向袋里摸取。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。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。
点小事,如~。 ◎梁斌《播火记》十二
探囊取物百科解释:
探囊取物,汉语成语。拼音:tàn náng qǔ wù指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。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。
探囊取物造句:
1、你这么好的成绩,考大学肯定是探囊取物。
2、抓这种小偷对我来说不过是探囊取物。
3、他做这件事很容易,犹如探囊取物。
4、只要我们準备妥当,要取得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。
5、凭他的实力,若想在比赛中得名,应该是探囊取物的事。
6、以他的能力要完成此事,如探囊取物,不费吹灰之力。
7、一切都很顺利,有如探囊取物般。
探囊取物成语接龙:
探囊取物–>物在人亡–>亡国之器–>器满意得–>得寸则寸–>寸步不让–>让逸竞劳–>劳燕分飞–>飞殃走祸–>祸不单行–>行不贰过–>过化存神–>神迷意夺–>夺门而出–>出圣入神–>神不附体–>体国经野–>野人奏曝–>曝骨履肠–>肠肥脑满–>满腔怒火–>火尽薪传–>传经送宝–>宝刀未老–>老弱残兵–>兵无血刃–>刃树剑山–>山栖谷隐–>隐忍不发–>发上冲冠–>冠上履下–>下回分解–>解疑释惑–>惑世盗名–>名山大川–>川流不息–>息怒停瞋–>瞋目切齿–>齿如齐贝–>贝阙珠宫–>宫车晏驾–>驾肩接武–>武不善作–>作茧自缚–>缚鸡之力–>力挽狂澜–>澜倒波随–>随方就圆–>圆颅方趾–>趾踵相错–>错彩镂金–>金人三缄–>缄口不言–>言归正传–>传诵一时–>时移世易–>易地而处–>处之绰然–>然荻读书–>书空咄咄–>咄嗟之间–>间见层出–>出谋画策–>策驽砺钝–>钝学累功–>功败垂成–>成算在心–>心甘情原–>原来如此–>此起彼伏–>伏地圣人–>人心惟危–>危如累卵–>卵与石斗–>斗唇合舌–>舌剑唇枪–>枪烟砲雨–>雨散云收–>收成弃败–>败俗伤化
探囊取物故事:
韩熙载是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的贤才,因为明宗李嗣源杀害了他的父亲,于是他决定离开中原,投靠江南的南唐政权。韩熙载的好友李前去为他送行。临行前,韩熙载告诉李:“江南的南唐如果重用我,让我当宰相,那我一定能率军北上,迅速收复中原。”而李听后则说:“我如果担任中原国家的宰相,那我就能率军轻而易举、毫不费力地夺取南唐各国(就是探囊取物的意思)。”韩熙载投奔南唐后不久,南唐就吞并了吴国。但是由于南唐皇帝昏庸,奸臣当道,韩熙载一直未能受到重用,也没能当上宰相。而他的好友李却做了中原国家——后周的大将。他奉命征讨南唐,屡建奇功,夺取了南唐的很多城池,受到后周朝廷的赏识。后来他虽然也没能当上宰相实现自己的誓言,但他的境遇明显要比韩熙载好得多。
探囊取物的出处:
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·李煜》:“中国用吾为相,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。”
本内容由汉字字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111084/